初心不改,于文华中成长蜕变——访2010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徐珺蕊

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3-04-04    作者:

3A8A8

徐珺蕊,中国东方歌舞团青年编剧,她曾在16岁时获得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曾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编剧)项目资助、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她主要作品有舞剧《情深谊长》桅婳·西游》《杜甫》(导演台本),大型活动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话剧《影人》《地狱变》,音乐会《谷建芬新学堂歌》山情海韵》巍巍昆仑》,文旅演出《那年芳华《印象大红袍》(改版)、红秀《延安延安》等。

个性化教育铸就灿烂成果

2022年央视春晚舞台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演出以一股"青"流博得满堂彩,而其当下的全国巡演更是一票难求。该剧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盂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舞者以绚烂之身穿越千年,诗画舞蹈间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宋风雅的娓娓道来。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只此青绿》背后的编剧徐珺蕊。
 徐珺蕊在她16岁时获得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编剧)项目资助、人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她还是文华学院人文学部2010届新闻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当问及取得成就的感想时,徐珺蕊表示:"我很感谢母校的个性化教育,它是一种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个人成长和规划是很有帮助的。它不仅仅是尊重学生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了社会所需,为学生本身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作为个性化教育的切实受益者,她一直牢记学校老师的教诲和身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从她所参与创作的《那年芳华》印象大红袍(改版)、红秀《延安延安》一系列作品便可以看出其初心。当面对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表扬时,她表示,她能得到母校领导、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自己很幸福。

追寻文化根基,创造诗意佳作

延绵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作为新闻学的潜心研究者,徐珺蕊一直深深记挂着属于我们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她在创作作品时,从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寻根溯源,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打破了舞台上常规的线性叙事手法,选择淡化戏剧情节与冲突,强调人物超越古今的内心情感,也更突出"舞蹈诗剧"的诗化色彩。在舞蹈编排上,作品较多运用"颗粒状"的动作连成舞蹈"句子",形成与众不同的质感、风格、韵味和舞蹈语汇。徐玥蕊一直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她对优秀文化的热爱与敬畏,《只此青绿》的爆火,是偶然,更是必然。正如她所说:"我们是怀着诚意和敬畏之心创作《只此青绿》的。"当然,她也表示,希望观众能够在观剧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诗意,让观众能感受到我们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特有的文化。

致力文化宣传,打磨个人能力

成功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徐珺蕊也是如此。在大学期间,她便加入文新社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并发表了系列作品。在校期间的学习也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老师的帮助更是让她不断成长蜕变。尤其是在她迷茫期中,辅导员和专业老师都给予了她很多帮助和引导,在老师的话语中徐蕊越发坚定自己的理想,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除此之外,徐蕊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同时,她一直坚守着初心,在岁月中沉淀自己,可谓是厚积而薄发。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身为文艺工作者的徐珺蕊也向着互联网时代艺术创作生产的发展方向不断靠近,着力创作出体现国家水准、民族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宣传策划处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文华官方微信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