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罗雨晨 雷洁
焦浩宇摄
4月9日,“弘扬三个精神 筑梦青春未来”劳模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文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活动现场,来自轨道交通、司法援助、装备制造、电力系统、桥梁建设等领域的五位劳动模范走进校园,通过鲜活事迹分享激励青年学子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姚婕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姚婕以《地下动脉十九载 青春相伴梅花红》为题,生动讲述坚守客运服务一线近二十载的暖心故事。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独创“思维移位服务法”,提炼“点心工作法”,打造“服务共同体”,为乘客提供“全程无忧”式出行服务,帮助乘客解决各类问题2000余件,收到全国各地近百名乘客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陀螺站长”。
熊茂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熊茂垠律师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分享从建筑工人到执业律师的蜕变历程。他通过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诠释“用法律守护劳动者权益”的初心使命,他常年奔走在公益维权的路上,为职工讨血汗钱、工伤争取补偿等,利用专业知识,温暖基层工友,为社会公平贡献力量。
赵宗合
全国人大代表赵宗合,多年来围绕桥梁钢结构、电力钢结构、空间钢结构、高层钢结构、压力容器五大主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在作《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主题分享时,他以“焊枪为笔”讲述从普通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奋斗故事,以自身经历激励文华学子勇敢逐梦。
胡洪炜
世界上±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带电作业的第一人胡洪炜以《高塔上的勇士》为题,揭秘电力工人勇攀135米高空的生命守护。为解决我国特高压带电作业人才紧缺问题,胡洪炜创建“洪炜”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湖北省带电作业技术俱乐部”,助力我国在世界超、特高压带电作业多个领域实现技术引领,让中国技术走向世界。在讲述中,他说:“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我愿意为我们最美的祖国,最美的时代奋勇攀爬、迎风向上。”
王波
“桥的价值在于存在,人的价值在于担当。”王波,从灌水博士到技术创新者,他勇当桥梁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先锋。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到朝阳工程领域,从迷茫到研究成功,他用自己深厚的学习功底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诠释着科研需脚踏实地,坚持是成功密匙。
文华学院兼职教授授聘仪式
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熊晓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新时代青年要深刻领会“三个精神”的时代价值,以青春热血为桨,在知识的海洋里深耕不辍,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准航向,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努力在服务支点建设中多做贡献。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湖北省劳动模范协会、文华学院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