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0月9日讯(记者 贺俊 通讯员 钟佩芳 颜天)“她刚拿来时,我以为这些酱油是饮料呢!”10月9日,看着室友柜子上一排整齐的酱油,武汉文华学院大一新生桑杨艳笑着说。国庆小长假过后,返校大学生们纷纷掏出了自己带回来的家乡货,文华学院18级新闻专业学生戴香如的6瓶酱油,显得很特别。

戴香如的家乡在距离武汉近1100公里的贵州,对于贵州人来说,除了辣椒,饮食上最不可少的就是酱油。返校时,她特地在行李箱腾出一角,装上了6瓶酱油。“没办法啊,武汉人好像都不太爱吃酱油。但我可是酱油的疯狂爱好者,少了它我可是很难受的。” 在日常生活里,只要涉及到与汤水,面类等的食物时,无一例外都会被戴香如添上几勺酱油。
在贵州读中学时,戴香如也是寄宿,酱油在学校食堂很常见的,不需要自己特地去准备。来武汉读书后,除了与贵州凉爽完全相反的炎炎天气,更让她难以适应的食堂里没有可自由添加的酱油。“看起来6瓶很多,其实没多少。我平时都会在背包里随身携带,在哪儿吃饭都不用担心不习惯了。”
室友桑杨艳很理解戴香如:“我家在荆州,离武汉挺近的,想念家里的饭菜随时能回去吃到。虽然一开始看到她带回6瓶酱油挺震惊,但毕竟是远道而来求学,难免怀念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