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

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3-11-01    作者:

院团宣讯(记者:林森1027日晚7点,在我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名家报告进校园” 暨文华学院机电学部大学生启航工程(第三期)启动仪式。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先生为我院学子带来了“志愿服务、与我同行”的精彩演讲。与会嘉宾有我院党委书记于清双、董事长助理肖行定、院学工处处长赵荣昌、院团委书记刘璐以及各个学部的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和辅导员老师。

首先,由机电学部学工办主任金刚老师为大家作机电学部导航工程活动汇报,为了让大一新生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在大一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一定的规划,机电学部近三年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启航工程系列活动。随后院党委书记于清双上台发表讲话,于书记向徐本禹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与会人员问好,他还对我院学生工作和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建议。随后,徐本禹先生与我院院党委书记于清双、学工处处长赵荣昌、董事长助理肖行定一起点亮“大学生启航立志”活动能量球。

接下来,是徐本禹为我院学子作“志愿服务,与我同行”的主题演讲。他和我院学子分享了自己与志愿服务的“初次接触”到与志愿服务“相依相伴”的过程与心得体会。他告诉大家:“当别人帮助我的时候,我也想为他人、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大学里,我利用中午休息和周末的时间,当过义务邮递员,自发到草坪上捡垃圾,主动打扫教室,用自己的奖学金和生活费帮助过五位学生。”“我到过贵州山区的‘岩洞小学’、‘大石小学’义务支教,在山区没有电,没有网络,只有通过写信和外界联系,为了排解孤独与寂寞,我养成了写信和写日记的习惯,有时候一天会写五六封信,因为我知道写的信越多,收到回信的希望就越大。”“在山区两年义务支教中,我学会了四种‘生活技能’,把感恩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把感动当成一种生活追寻;把困难当成一种生活磨砺;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徐本禹在08年时还到非洲津巴布韦做过支教,他表示在津巴布韦支教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在津巴布韦收获了兄弟般的友谊,对自己也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徐本禹倡导我们大学生可以将志愿服务作为学习之余最好的休息方式,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去敬老院、盲校、爱心服务社等地方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好人是会有好报的。

当记者问到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应该如何去弘扬志愿者精神时,徐本禹说到:“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把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时尚追求,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向善的力量。志愿服务工作就好像谈恋爱,一开始很火热很激动,后来就慢慢归于平淡了,所以应该要学会坚持,并用自己的行动和这种坚持带动他人,让别人也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文字编辑:熊佳卉

 

 

 

徐本禹相关荣誉:

 

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贵州省毕节市“优秀共产党员”

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杰出大学生”

“星空联盟杯”都市年度人物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十大新闻人物”

新浪网“2004年高校最具影响十大人物”

新华网“2004年校园十大新闻人物”

“中国首届网络最经典焦点人物”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中国促进儿童阅读行动大使”

“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湖北省三好学生标兵”

“首届湖北省大学生‘文化科技’品学奖”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

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

“改革开放30年山东十大青年楷模”

常用链接

文华官方微信
官方APP
================================================== -->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