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力所能及地奉献青春力量。文华学院信息学部青鸟传信实践队由信息学部分团委书记李泓霆以及14位实践队员组成,前往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实验小学开展为期7天的支教活动。

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奉献青春的热情,收获了跨越年龄的友谊、清澈的笑脸。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直击支教队员们内心,磁场就这样在00后与10后之间互相吸引。
教育守望,志愿同行
6月30日,实践队抵达长阳实验小学,与学校共同制定了支教活动方案,研讨了学生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钟锋荣向实践队介绍了学校“德育加油站”、“护苗”行动等专项活动情况。

双方通过“德育加油站”暨“青鸟传信”支教活动工作会,对暑期“德育加油站”工作的开展、落实、保障、督导、帮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
育人为本,教学相长
遵循学生年龄成长规律,实践队将实践过程与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强劳等五方面相结合,通过电子产品制作、少儿编程、书法和跆拳道等四门课程,传递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切实为同学们提供了帮助和服务。

传统文化书法课上,支教队员们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作为课程切入点,通过各节气代表诗词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通过示范汉字的基本笔画,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坚定文化自信。
结合信息学部特色开设电子产品制作以及少儿编程两门课程。电子产品制作课程,介绍电焊技术发展前景、基本电路知识、教授焊接技术、焊接套件,完成两个套件的焊接;少儿编程课,通过scratch代码的编写,应用、制作不同场景故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体育活动跆拳道课从跆拳道礼仪开始,强化脚踝力量,身体协调性,磨炼意志、振奋精神。目前已学习垫步提膝、上,中,下格挡等基本招式。
家访·精准助学
在放学后,支教队员们走进学生丁冠杰家中,他性格内向但天资聪颖,实践队员询问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情况与家庭经济状况,为他送上书籍礼物,并做好家访记录。

上课之外,实践队员们还参观了长阳博物馆,感受巴楚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进一步增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团结意识。

此次支教活动已圆满结束,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续梦百年,亦在今朝。实践队将肩负起责任与使命,带着青年的一腔赤诚,以实际行动助力祖国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在祖国山河里坚定信念,激扬青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