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部:实施“四项改革举措”,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

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3-04-01    作者:

文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是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其前身是思政课部和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心。

为了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部积极实施刘献君校长提出的思政课“四项改革举措”,即“读经典、做实践、促反思、改考核”,通过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让思政教学润物于无声。


01

赋予经典活力 感悟思想智慧

经典凝结着前人的智慧,有着超越时代的价值。重温《论语》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经典名句皆阐述着学习的本质。

阅读经典对学生理解学习本质,促进自我反思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学校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党史经典和国学经典,通过举办各项演讲比赛和经典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经典的主动性。

与此同时,在思政课堂上,教师们也不再是灌输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引经据典”,激发学生对理论的探索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经典,学生们也把经典带入了课堂。随着“对分课堂”、“分组教学”等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思政课堂的互动形式丰富多样,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以朗诵、情景剧等不同方式再现经典。师生们赋予了经典活力,经典也丰富了思政课堂。

“经典是探索的起点”,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也逐渐学会了“读好自己这本书”。阅读经典,不仅让学生们感悟到了思想和智慧,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自我反思,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2

悟透“有字之书” 融通“无字之书”

如果说理论是“有字之书”,那么实践便是一本“无字之书”。为了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部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悟透“有字之书”,融通“无字之书”。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承载“大思政课”的重要平台。学部依托文华学院红安校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武汉革命博物馆、新洲区实习农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学生们积极“走出去”,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乡村社区,在行走中学思践悟。

文华学院与武汉革命博物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文华学院红安校区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活动

学部教师前往文华学院红安校区红色教育基地考察

     除了带领学生积极“走出去”,马克思主义学部还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了校园。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建设,在学校专项资金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文华学院“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落成启用。智能化的学习设备为学生带来了交互式的学习体验。虚拟仿真红色教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教室里也能“身临其境”,获得现场考察的教学体验,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活”了起来。

03

  以反思创新教学 用教学促进反思

马克思主义学部对思政教学方式的探索从未止步。教师们不断以反思创新教学,以生动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历史,以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历史。

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关雅囡老师以“中国革命的发展壮大”为专题,引导学生绘制“红色地图”。

   随着“中共一大会址”、“延安”、“卢沟桥”……一个个中国革命火种播撒到的重点地域,被同学们用文字清晰的标注在了纸上,一张图文并茂的“红色地图”便诞生了,中国革命的总体脉络也完整、直观的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在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上课时,方明霞老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专题,让学生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设计成卡片。同学们在设计卡片时,不仅简明扼要地归纳出了各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还配上了生动的图片。望着整齐摆放的一张张卡片,鲜活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流动。

无论是“红色地图”的绘制还是“历史卡片”的设计,都让学生在历史的回眸中获得了不一样的感触和启发。

正如易卜生所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一堂思政课的意义不仅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在于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反思。

在毛概课程教学中,余刚老师为学生安排了不同主题的“反思总结”。不少同学在反思后表示,“我们虽然平凡,但绝不能沦为平庸,无论未来是考研还是参加工作,坚定理想、认真学习都是当下首要的责任。”


04

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考核

思政课的课程考核不只是为了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注课程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学部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到思政课的课程考核中。各种期末考试题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为题眼,以更加灵活的出题方式,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期末考试将《论语》典训和文华校训相结合,要求学生阐发自己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期末考试作文题则以中外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儒家“和而不同”思想,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对文华“个性化=共性+特性”教育理念的理解……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方式逐渐褪去应试、表面、机械的特点,尊重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上。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宣传策划处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454440506@qq.com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文华官方微信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